>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人物 > 历代宗师 > 王培生老师风范长存(正文)

王培生老师风范长存

2008-05-30   taiji.net.cn
核心提示: 著名武术家王培生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我伊非常怀念他。 我是1956年开始学武,先后学过查拳、弹腿、太极拳、八极拳、通背拳...
  

    著名武术家王培生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我伊非常怀念他。

    我是1956年开始学武,先后学过查拳、弹腿、太极拳、八极拳、通背拳及佛道气功等。1974年拜李子鸣先生为师学练梁式八卦掌,后又经已故著名武术家张旭初师兄介绍,向王培生先生学练吴式太极拳,1985年正式进门。
 
    我向王老师学拳的形式,一是经常到他家去请教,二是请他到我工作的地方讲课,三是坚持每周两个晚上到北京西城区少年宫听他讲课。那时向王老师学拳的人很多,南城一个点,北城一个点,我们是北城的点。在三年多近四年的时间里,每次晚上八点老师开始讲课,讲一两个小时。老师系统讲授了吴式太极拳三十七式、八十三式、太极刀、太极剑、太极枪、太极沾杆、尹式八卦掌、八卦六十四散手掌、太极推手(正四手、四隅手、大捋)、乾坤戊己功、祛病健身小功法等。从理论到实践,从规范到实用,一招一式讲得非常细致、认真,我们学得非常过瘾。
  
    通过向王培生老师学拳,深深感到王老师的拳术有五个特点:
  
    第一是神。看王老演拳,观之神足,悟之神妙,场势效应极佳。用王老的话说就是“我练这趟拳,感到很舒服,大家看了也觉得很舒服,我自己受益,大家也都受益就对了。否则,这趟拳就没有练好”。 
 
    第二是隐。就是虚静空无,不显不露。观王老演拳,静中寓动,内涵无限生机和活力。无形无象,所向披靡。看似至柔,实则至刚,看似至刚,实则至柔,神意内藏不显外相。
  
    第三是速。王老发招疾如飞矢,快若闪电,使人无隙可逃,无力挣扎。 
 
    第四是险。与王老交手,不动则已,动则如临悬崖, 周身无处不是轴,无处不生钩,无处不弹簧,无处不机关。扶之则倾,按之则翻,触之则发。
  
    第五是博。王老所授拳理拳法,有极深的文化和科学内涵,跟他学拳就好像上学术课。每学一招一式不但让你知道其动作规范、技击用途、健身作用,还能让你学到很多相关的科学知识,让你心胸开阔,开智开悟。
   
    王培生老师对武术事业的贡献是杰出的。他精简 编了吴式简化太极拳37式。吴式太极拳老架83式,全趟学下来需要很长时间。1953年王培生先生在北京工业学院教授吴式太极拳时,为使此拳便于普及,他把原来老架83式去掉了重复的动作,删定为37式(178动),按运动量大小做了科学合理的顺序安排,并根据历来太  极拳家强调的“用意不用力”的特点,在每一招式或每  一动作中加入了“意念”和“感觉”的说明。这趟太极拳的创编,很快得到了广大太极拳爱好者的认可和喜爱, 先后用多种文字在国内外多次印刷发行。
   
    他把自己数十年积累和体悟出来的武术健身治病的经验,总结提炼创编了“乾坤戌己功”和数百种祛病  健身小功法,公开传授,为广大武术爱好者和普通群众提供了一套简单、科学、易练、有效而又不花钱的治病健身的奇招妙法。
  
    他通过数十年的苦练研究,给太极拳以“实用意念拳”的新定义,强调练拳要先想后做,先看后行。要求太极拳在技击和治病时,只意想某一穴位,强化意念的作用就可以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他对太极拳的理论创新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以心行意,按窍(穴位)运身”;一是“神意不同处”;一是“身外之六球”。

    按窍运身就是在运动时要想穴位,用穴位领着身体走,比如两手上抬时,想十宣穴找劳宫穴(手指找手心),两掌下按时想外劳宫(手背部),动作既轻灵又隐蔽,能充分体现出太极拳用意不用力的精髓和特点;“神意不同处”是指在练套路或技击发招时,眼神向上而意念向下,眼神向前而意念向后,眼神向左而意念向右等等,充分体现出太极拳及一切事物的对立统一、奇正相生的运动规律和最佳功效。所谓“身外之六球”,就是要求在太极拳演练和推手技击时,欲要两手两足的开合时,先要想两眼球的开合,即两眼球管两手两足和发放之远近;欲要两肘两膝开合时,先要想两肾球(腰子)之开合,即两肾球管两肘两膝和身体之左右旋转;欲要两肩两胯开合时,先要想两个睾丸球之开合,即两个睾丸管两肩两胯和上下之起伏。另外,王老还通过大量的实践和研究体悟,提出了“形意拳主直劲,八卦掌主变劲,太极拳主空劲”,丰富了太极拳在体用两个方面的理论。

    王老师在数十年的武术生涯中,不畏强手,勇于实战,从不为虚名借故推托,敢于和各门各派与他较技的武林朋友切磋技艺,以实实在在的战绩,为太极拳的技击作用正了名。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沈阳的一次中日武术交流会上,王培生老师挺身而出,以太极拳的奇招妙法,证明了日本武术界一些人“中国的太极拳只有健身功能,没有技击价值”这个观点的错误。日本朋友为表示敬意,将自己的腰牌、毛巾、胸章都赠与了王先生。他们说:“我们多次来中国,这次收获最多,通过与王先生交流,认识了太极拳技击的真功夫”。

    多年以来,王老师经常应邀到全国各大城市和国外教拳传艺,广收门徒,弟子越,学生数万,使吴式太极拳和中国传统文化得到了广泛传播。他把自己从多家武林前辈那里学到的拳术技艺,和经过自己多年实践总结的经验体会,都毫无保留地奉献给社会。先后出版了《太极拳推手技术》、《吴式简化太极拳》、《吴式太极拳三十七式行功图解》、《太极功及推手精要》、《乾坤戊己功》、《太极拳的健身和技击作用》、《吴式太极剑》、《吴式太极枪》、《健身祛病锦九段》、《八卦散手掌》、《祛病健身小功法》、《吴式太极拳诠真》等十余部专著,并公开录制了吴式太极门的一系列拳术、器械和治病健身的录像教学片。

    他在教学上,非常注重对学生的头脑开发。他教拳常以说拳为主,他能把自己所学的拳、械套路,从头至尾有多少式子、多少动作、动作名称、动作规范、技击和健身作用,有什么歌诀等,都如数家珍,准确无误地背述出来。他强调学生要博闻强记,他说,太极拳是“头恼功夫”,是“文化拳”,如果没有文化,没有知识,思想不开窍,武功也不能达到高层次,练多少也只是把式,不是武术家。王培生先生淡薄名利,从来没有以武术谋取个人功名和利益的意识。他亳无门户之见,毫无保守思想。他讲:“传艺早我的职责,益人是我的享受”、“前人的东西虽然来之不易,但是我不能把它视为私有,更不能把它带走,要把我之所学和我之所悟,全部奉献给祖国,奉献给人民,这就是我唯一的愿望。”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masters/1459.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

    太极热图

    爆料平台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太极拳网
    新闻热线:0391-3820890
    爆料邮箱:9450042@qq.com
    欢迎网友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