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人物 > 热点人物 > 杨・西伯尔斯多夫:太极挽救了我(正文)

杨・西伯尔斯多夫:太极挽救了我

2012-07-26   国际在线   殷帆
核心提示:  来自德国的杨・西伯尔斯多夫是一个地道的“中国通”。谈起中国的太极拳,这个连中国人自己都颇感神秘和有难度的拳法,...
  
 
  来自德国的杨・西伯尔斯多夫是一个地道的“中国通”。谈起中国的太极拳,这个连中国人自己都颇感神秘和有难度的拳法,他却可以侃侃而谈,这缘于他曾在中国系统学习太极拳多年。
 
  太极拳,是建立在太极原则基础上的一种格斗术。它源自17世纪的陈王廷将军。陈王廷把技击术和气功这两种方法合二为一,形成太极拳的独特之处。
 
  西伯尔斯多夫在上世纪80年代末第一次来到中国,90年代起他在太极拳发祥地河南焦作的陈家沟拜陈小旺和沈西京为师学习太极拳。谈起在陈家沟玉米地里练太极的经历,他至今记忆犹新。他觉得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中国和现在很不一样,他永远记得第一次到访陈家沟的情景,他将其形容为一场“意大利面条西部片”。(一种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主要由意大利电影公司和导演在欧洲拍摄的西部片)村子里所有的小孩一看见他,都吓得往家里跑。因为他是村里来的第一个外国人。那时,“大鼻子”是不常见的。整个村子一下子就空了,一个人影都没了。随着时间推移,这些都发生了变化。当他第二次来,发现这里变化太大了:所有小孩都从屋里跑出来,对他说“HELLO”(你好)”。
 
  谈到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他表示,用中文繁体字“氣”最能形象地说明问题。就像一粒谷子,如果用脱谷锤打上去的,会产生一小股上升的烟气——这在“氣”字里就能看到。身体的感觉也正和这个一样。让身体松下来,就能感觉身体里有东西通畅了并开始流动,这是一种很舒服的感觉。在这个过程中,沉重的物质下降,同时能量上升,就像“氣”字里的“气”。精神将变得非常安静而透彻。很多外国人一听到“气”或者“内部能量”都一头雾水。他认为,对于西方人最好的办法是,做一些练习,自己去体会,而不是非常理性地尝试用科学去解释这种现象。和用仪器去做印证实验相比,经验本身更有趣。
 
  1994年,西伯尔斯多夫和陈小旺大师共同创建了世界陈小旺太极拳总会,如今在世界各地教授陈氏太极拳。太极和东方的保健方法在德国越来越普及。他练习太极拳已经25年了,他本身也得益于太极拳练习,包括健康、所达到的每日舒畅、生活质量、所获得的精神和心灵上的见地等等。在他18、19岁的时候,他曾经生活无度,他的很多朋友都死于这种生活方式或者罹患重病。但是他通过练习太极拳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态度,可以说,太极挽救了他。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masters/12317.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

    爆料平台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太极拳网
    新闻热线:0391-3820890
    爆料邮箱:9450042@qq.com
    欢迎网友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