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情国粹,7年练成太极高手
赵建新对于太极拳的喜欢,缘于一次偶然的机会。有一年在南京出差,他无意中目睹一位年轻人在广场上练习太极拳,那行云流水、刚柔并济的招式一下子牢牢吸引了他。“一直以为太极拳只适合老年人,没想到,看似绵柔的拳法也极具爆发力,可谓老少皆宜。后来,我了解到这正是陈式太极拳。”
2004年,经朋友的介绍,赵建新与连云港的一位太极拳老师相识,而此人正是“陈式太极拳”泰斗陈正雷大师的嫡传弟子、国家一级拳师刘勇。在朋友们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将刘勇请到通州,举办陈式太极拳短期培训班。
“一个星期内,我们从早练到晚,每天回到家累得腿都抬不起来,总算基本熟悉了陈式太极拳74式。”在学员中,赵建新学得最刻苦,悟性也最高。培训班结束后,他又通过碟片自己反复练习,并利用节假日自费前往连云港跟随刘老师深入学拳。“因为我知道学拳,开好头、打好基础很重要,基础不牢,学偏了将来误己误人不说,对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也是种亵渎。”
那时候,通州到连云港的班车很少,走的又是省道,每次坐车快要6个钟头,慢则8个钟头,这没有打消赵建新学习太极拳的热情。去年,在江苏省传统武术健身大会上,赵建新一举夺得太极剑个人三等奖。
通州到南通,一直坚持无偿教学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上催生了一股“健身热”。“瑜伽是印度的,跆拳道是韩国的,在南通市面上,唯独没有一家健身馆开设太极拳课程,中国人不学中华国粹,却一个劲地学习外国人的健身项目,难道不是一种可悲吗?”为此,赵建新萌生成立太极拳俱乐部的想法。
2006年,赵建新首先在自己的单位内部成立一个小型俱乐部,没想到很快吸引了众多同事参与。“分文不收,免费教学,一视同仁”,这是赵建新给自己定下的三大教拳法则。通州广电局、通州高级中学、通州张謇中学等单位也纷纷邀请他去办班教学。
2010年,因工作调动,赵建新进入南通供电公司工作。同样,他也将这股“学拳热”从通州带到了南通。在赵建新的办公室里,第一期、第二期太极拳俱乐部会员登记表上已有了数十人,甚至吸引了不少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毕业生踊跃参与。如今,每周二、四、五中午,在南通供电公司羽毛球馆里,总能看到赵建新带领俱乐部学员练拳的身影。2月14日,该公司太极拳俱乐部第三期培训班又正式开班。
精益求精,愿与更多人分享太极精神
去年,在一位拳友的引荐下,赵建新拜入陈式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刘武年门下。除了利用节假日去北京跟随师傅学拳外,去年6月,身为通州太极拳学会副会长的赵建新还邀请刘武年来通为本地拳友进行拳术表演。
“太极拳就像一座宝藏,我一个人享用不了,大家一起来分享,才有意思。”为了更好地与拳友交流,赵建新还专门开设了QQ群,与大伙分享练拳心得;同时,不定期举办太极文化专题讲座,分享自己“快乐生活、健康生活”的人生理念。
近年来,英国陈式太极拳学院院长苏珊及学生、苏格兰太极拳爱好者阿里、加拿大太极拳爱好者凯瑞、拉脱维亚的太极拳爱好者西格娜等一批外国友人来通,还专程与赵建新带领的太极拳俱乐部进行拳艺交流,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当看到赵建新那套舒展大方、柔如处子、刚如猛虎的陈式太极拳后,苏珊兴奋地形容中国的太极拳是“功夫芭蕾”。最近,来自南通大学的一名“洋弟子”又有意拜赵建新为师,学习中华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