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资讯太极流派太极视频太极理论太极人物协会组织太极养生培训信息图说太极名家专栏战略合作电子政务太极社区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家专栏 » 王大春 » 名家荟萃 » 正文

王大春:太极拳浸润的文武骁将

阅读:54922008-10-24  作者:王娟  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编辑:*
核心提示:王大春带领学生们练拳  太极拳名家王大春在我眼里曾是一个谜。  一个从陈家沟走出来的拳师,缘何短短数年间身边云集了近万名



王大春带领学生们练拳



  太极拳名家王大春在我眼里曾是一个谜。

  一个从陈家沟走出来的拳师,缘何短短数年间身边云集了近万名追随者,正式拜师的入室弟子达200人,并相继在石狮、宜昌、支江、福州、厦门等地劲刮太极健身风。更让人称奇的是,在2008年刚刚成立的石狮市陈式太极拳研究会庆典仪式上,就有当地主要领导及社会各界人士400余人前来祝贺,180多个武术团体发来贺信,其影响力由此可窥一二。

  2008年陈家沟太极拳邀请赛举办期间,王大春先生再次带领50名队员来温参赛,并取夺十二枚金牌,四枚银牌的优异成绩。比赛结束的当天,在温县天天酒店里,他欣然接受了采访。

  面前的王大春先生面色红润,气宇轩昂,有着文者的儒雅,又不失武者的刚直。其实,我与他只见过两三次,与家乡那些常常见面聊天的太极名家相比,并不算相熟,但也许是他的谦逊与随和,也许是他每每提及陈家沟时流露出的那份真情,与他谈话总有着一见如故的亲近,而且,他对拳乡太极拳发展独特的看法与中肯的建议更让我心中为之怦然一动。作为陈家沟走出的拳师,他的心里一定与拳乡有着难解情缘,所以,才会如此情深期望更深吧。

  一杯清茶,随意畅谈,从他特殊的学拳经历到多年来如何遍访名师、研究太极文化,从当初学拳被人耻笑为异类到今天全国各地的追随者如云,从王大春先生平静的讲述里,我看到了一个太极拳师特殊的成长轨迹,也读懂了他目光里饱含的真诚和执著。我想,多年来被太极文化浸润的太极拳师,正在为他所衷爱的太极拳普及推广事业开辟一条独特而正确的路径吧。

与太极结缘,“武痴”变成“太极迷”

  今年刚至不惑之年的王大春于1969年出生在驻马店市正阳县袁寨乡单楼村。因为自幼聪明懂事,他的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而且是个老师颇为喜欢的班长。然而,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随着电影《霍元甲》风扉全国,王大春对侠肝义胆的霍元甲崇拜倍至,对武术更是着了迷。不顾家人的劝阻,他课余经常跟着本地一位拳师学拳。为了早日练就一身功夫,他伸着两掌砍树、砍砖,手砍肿了,然而,让他欣慰的是,一块红砖放在地下,他能一掌便碎成几块。街坊亲邻看着他每天练武如痴如醉的傻劲,都纷纷劝他母亲:“别让孩子发神经了,赶紧让他上学吧!多好一块读书料!”但任凭家里怎样劝说,生性倔强的王大春仍执意练他的“铁掌功”。初三毕业后,一心想练出真本事的王大春孤身一人,先后到少林寺、邯郸、广府、沧州、郓城、石家庄等地,遍访名家。各门各派各路武术高手的硬功夫,让王大春深深感受到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每天早晚日练不辍,渐渐练出一身硬功夫。但是究竟哪门武术是自己终身要去修炼的,他心里并没有底。

  1993年,王大春练拳时受了伤,竟外看到了一部反映杨露禅到陈家沟学习太极拳的电影《偷拳》,太极拳果真像电影里柔中有刚,具有极强的技击作用吗?未等伤痊愈,王大春便怀着好奇的心情再次告别家人,来到了太极拳的发源地陈家沟。经过几天的暗访,王大春兴奋地感觉到,这个看似平静偏僻的村庄果真高手云集,自己虽然一身硬功夫,但在与当地名家讨教中常常瞬间就被对方轻易摔倒几米开外。更让他感觉武学之“浅”的是,年小自己几岁的县武术馆教练、王西安大师弟子张保忠,竟然也能轻而易举将自己连连摔倒。

  这真的是看若行云流水、缠绵不绝,其实有着很强技击性的太极拳啊!王大春强烈地感觉到了太极拳的奥妙精深。为了能尽快步入太极之门,生性不服输的他每天就只找张保忠拼打,一边挨打,一边回头琢磨其间的技击方法。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王大春踝关节崴了六次,浑身青伤累累。但他心里却兴奋不已。他知道,自己云游这些年,终于找到了学武的归宿,他一生要习练的,就是这神奇的太极拳。 

  王大春学拳的痴劲、韧劲让陈家沟人很快接纳并喜欢上了这个吃苦耐劳、乐向开朗的小伙子。那时在温县,王大春除了经常和张东武、张保忠、陈有华等一些太极拳名将学习交流外,还先后得到了太极拳大师陈照森、陈正雷、王西安等老师的悉心指导,掌握了许多陈式太极拳的技击方法。1994年8月,温县举行第三届国际太极拳年会,在群雄拼争的比赛中,他获得了 80 公斤级太极拳推手第三名,令人刮目相看。

  练习太极拳越久,王大春对陈家沟“太极十年不出门”这句话感受越深,“学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多少太极名家穷尽一生所学,也未能真谙太极之奥妙,自己数年所学无非皮毛而已。多年来手不离卷的王大春又开始在书中去感悟太极拳。陈鑫的《太极拳图说》,他读了一遍又一遍;各类名家的太极拳书籍,他见到就买。读着思索着,王大春茫然了,他想到了陈家沟。

  王大春再一次回到陈家沟,继续投师。在跟着陈照森、陈正雷等几位大师系统学习太极拳推手技法的同时,他开始结合实践透析拳理。当时的陈家沟,来自世界各地的习拳者络绎不绝,他们白天刻苦跟着拳师系统学习太极套路、器械等,刻苦精修拳艺,不离老师身边须臾。但王大春却喜欢在老师身边讨教、聆听,不肯遗漏片语。就连村里放羊的老汉,他也会恭敬地递上一支烟,跟对方聊上半天。话题当然离不开太极拳。
在广泛的学习交流里,王大春太极拳理论渐丰,也逐渐了解了中医的经络理论。同时,在太极名家的悉心传授下,懂得学习太极拳要循序渐进,严格要领。别人全面学习太极套路之际,王大春按照名家指点要领,刻苦练习站桩功。每天子、午、卯、酉,常常一站就是两三个小时。盛夏酷暑,田野绿树阴下,王大春一站就是一晌,浑身透湿,脚下被汗水浸湿大片;晚上,宁静的月光下继续站桩,蚊子叮得满脚满身都是红疙瘩,他却如进入忘我之境,浑然不知。几个小时的桩功下来,脚下踩死的蚊子竟然不计其数。同来学拳的师兄弟们,看着每天不精修套路、拳架,只知静练桩功的王大春,常常投去不屑的目光,把他视为异类。但就是在不间断的学习、体悟中,王大春窥见到了太极拳的又一奥妙之处——精气神功法锻炼的神奇效果。

  经过数年的深功面壁,当年的“武痴”成了真正的太极迷。王大春的生活里,除了练拳,就是看拳书。

[NextPage]



陈正雷大师(左二)在福建石狮市陈氏太极拳研究会成立仪式上


浸润愈久,愈窥太极妙境

  1998年开始,王大春先后应邀到河南、湖北等地授拳。在教学实践中,王大春渐渐感觉到,一个功夫好的太极拳师,并不一定是个好的太极拳老师。要想提高学员学习太极拳的兴趣,不仅要具备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学员身体素质通过练拳有明显变化,而且还要让其明白拳理,感受太极文化的博大精深,才能增强坚持习拳的信心和决心。而要做到这些,拳师自身就要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身素质,做一个既有实战功夫、又深谙太极文化的好老师。

  如何让太极拳更多地受益于大众,也是王大春教学之初不断思考的问题。在物质生活日益提高的今天,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承受着生活、就业等方方面面压力,不仅身体呈现出亚健康状态,高血压、高血脂等“三高”患者增多,而且,精神压抑、郁闷多病的患者也在不断增加,人们对健康、养生的需求越来越多,这一人群目前已成为学练太极拳的主要人群。王大春感觉到,要想成为一名受大众欢迎的太极拳老师,就要细分受众群,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为此,王大春将前来参加培训的人员分为两种,对于想成为专业拳师的年轻人,他从基本功练起,拳理、拳法精修,注意技击性,使其承担起继承传统、发扬太极拳的重任;其次对于健身养生的太极拳爱好者,他则注重充分发挥太极拳健身祛病、调节身心这一主导功能,主练站桩功,再授套路,拳理,帮助习练者调节出和谐的身心。

  什么是身心和谐?什么样的太极拳老师能称之为好老师?在王大春看来,如果一个拳师教出的学员通过习拳后气色满面红光,走起路来气宇轩昂,远离疾病与亚健康状态,那他就是一个成功的太极拳老师。反之,无法为学拳者调出健康的身体,就只能称之为拳师而已!

  为了能使大家在学拳中领略到太极拳的奥妙,远离疾病,王大春授拳之余,开始系统地对太极拳的武术理论、易学理论、以及中医经络学为指导的养生理论进行研究,并四方求师学艺。他不仅广交太极拳界各类名家、朋友,而且走遍南北,拜访很多中医界的名医和养生方面的专家,精修中医经络学。步入太极文化殿堂的王大春,孜孜不倦,求贤若渴,渐渐懂得了太极拳海纳百川,蕴藏着东方哲学的深刻内涵,将阴阳、动静、形神等对立统一的哲理和宗教、哲学、伦理、武学、医学、艺术等精神资源融入武术之中,集技击、强体、健身、益智和修性为一体,不愧为当代世界的第一健身运动。太极文化的浸润,加之数年来学练太极拳的体悟、提炼与升华,都为他的教拳生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依照陈家沟大师们教拳的经验,结合自己体悟,王大春还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以站桩为习拳之基本功,配合套路学习,技击训练,加之太极拳理论讲授,让学员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通过自我内气的调节,畅通经络,调节五脏六腑到四肢百骸,使习练者身体康健,达到最终身心的和谐。

  最初,一些人对看似单调的站桩并不理解。但王大春却耐心地给学员解释,让其明白,人是一个太极体,其内脏、经络、血脉、骨肉与毛孔周身相通,“一吸百脉皆闭,一呼百脉皆开”,呼吸的过程就是开合的过程。太极拳讲阴阳、虚实、开合,开合的过程,就是气行经络的过程,这个过程,主宰人体这个小宇宙的平衡和谐。练站桩,不仅能锻炼初学者腿部肌肉,适应练习太极拳时“沉肩”“坠肘”、“含胸”“敛臀”的形体要求,重要的是通过入静后的呼吸、开合以及脏腑的自我按摩和导气运动,体会到太极拳的导气和经络运行,从而强身健体,为日后熟练地将这些太极拳的精髓贯穿于整个习练之中打下基础。同时,看似晦涩难懂的经络学说,经王大春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后,渐渐增加了大家对站桩的兴趣。许多学员经过一段时间的站桩练习后,身体状况大大改善,免疫力得到提高。尤其是一些多年来在商场打拼、身体被多种疾病困扰的企业界精英经过一段时间的站桩和套路训练后,各种疾病慢慢痊愈。

  口碑就是最好的宣传。王大春独特而疗效明显的练功法很快得到了许多学员的认可和信任。一传十,十传百,许多太极拳爱好者开始源源不断上门求教。三年间,跟随他学拳的爱好者超过千人。但在太极文化求索之路上仍孜孜不倦的王大春还是把更多的精力用于不断拜师学艺,提升自我。

  记得2001年春节前夕,因为把日常授拳的收入都用于拜访中医名师和武术名家,授拳归来的王大春又是两手空手回家过年。看着风尘仆仆的丈夫,妻子心里好生难过:这些年,丈夫为了学精太极,抛妻别子四海为家,如今,家中仅剩下一百多元,这年如何过?妻子两眼含泪,此时的王大春心里更是万般感慨,默默走出了家门。腊月二十二,在宜昌市,王大春挂起招牌,办起了短期培训班,不料,报名当天,闻讯而来的学员就达300多人。看着学员眼里渴求而信任的目光,王大春心头一热,自己多年来风餐露宿、含辛茹苦,所求的不就是让更多的人认识太极拳,让太极拳造福更多的大众吗?

  在宜昌的短期班,免除了一家人的过年之忧,也让王大春看到了太极拳普及的希望。此后两年间,他在宜昌市的学员渐渐发展到4000余人,使宜昌市的太极拳活动在当地红红火火。声誉日赫的王大春后来又应邀赴广东、浙江、福建等地授拳。

  武术之乡福建石狮汇集各武术流派,名手林立。刚刚踏进石狮的武术界之时,就有人前来质问王大春:“作为年轻拳师,你的实力在哪里?想来石狮发展,这比登天还难!”王大春淡然一笑说:我口才可能不如别人的好,可是我知道您哪里不舒服,还能告诉您如何通过学练太极拳进行调理,能确保帮您调出一个健康的身体!

  就是这一普通而朴素的教授理念,加上自身实力和独特的教学法,王大春在石狮很快稳稳扎下了根。今年5月13日,王大春在石狮市成立的太极拳研究会开业,盛况空前,石狮市市委书记、人大主任、政协主席和其他常委等主要领导以及各乡镇党委书记、企业界领导等400多人参加了庆典活动,成为当地瞩目的焦点。

  眼下,王大春的拳友已近万名,在泉州、石狮、宜昌、枝江等地均设立了固定的授拳点。平日里,王大春以重点培育骨干、分片指导的方式,巡回各点进行辅导,矫正学员的训练方法,在太极拳界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品牌,不仅使万名太极拳爱好者感受到了太极拳带来的健康恩泽,也培养出一批太极新人。跟他学拳的弟子丁富强就是其中的一个。这位小小少年曾在2008央视武林大会上入围十六强,他的百战不贻的过人体力和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给全国十亿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亮出了一名武德兼备的太极新人特有的风采。
缘情情深期望深

  “作为太极拳乡培养出来的太极名家,您对拳乡的发展有何意见和建议?”谈完了这些年的风风雨雨,甘苦酸甜,听到我的提问,王大春淡然一笑说,在温县,我从不敢妄称我是太极名家,在博大精深的太极文化面前,我所学还远远不够。这些年我连名片也省得印了,我只想凭借自己所学所悟在太极拳界为拳师们开辟一条我认为正确的路径。

[NextPage]


  作为一名陈家沟走出来的拳师,首先我想真诚地给家乡人提出自己的一点拙见:

  首先,希望拳乡有更多的拳师更多的人来关注、研究太极拳文化。太极拳要永久流传而不使其精髓流失,是每个优秀拳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同时,一个世界级的太极拳冠军,不一定是一个好的地区级教员员。拳师走出去并非仅仅和同行搭搭手,证明我的武功行,更重要的是在授拳的同时能晓之以理,并授之以理。中医的经络学说要懂,如何吐故纳新,如何补气、泄气,顺缠、逆缠走哪个经脉,都要弄明白,永远不敢妄称天下我第一,太极拳是海纳百川,太极人更要如此,多向同行虚心学习。

  其次,要致力于培养一批好苗子。太极拳十年不出门,人才培养需要时间。发源地人更要有危机意识。如今,一代太极拳人更多的精力是瞄准赛场,瞄准市场,很少有拳师静下心来研究如何继承前辈太极精髓,如何将原统的,原生态的东西继承下来,这都可能是我们所要面临的危机。趁着现在太极拳发源地的人才还没有断带,一定着手培养一批人才,沉下心来静心研究太极文化,而决非靠在赛场多拿金牌来证明实力。

  第三,希望政府拿出一些资金,来加大场馆建设等,否则太极之源头会让人不愿意再来“续缘”。发源地的金字招牌目前还未真正地发挥作用,不能抱着金饭碗讨饭啊。

  王大春说话时始终心平气和,没有高谈阔论和豪言壮语,但我相信,看似平静的外表下却有着一颗沸腾的心,太极拳浸润让他有了儒家人的平和,骨子里的侠义更让他敢于担当继承太极的责任,这位文武骁将的心里,凝结着对拳乡浓浓的化不开的亲情啊。

  与王大春道别时,心里更添一份亲近与祝愿,愿这位陈家沟走出的拳师,能在外面的世界走出更宽广的路,被推向世界前台的拳乡也定能不期众望,为太极拳在世界的普及作出更多的贡献。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