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练与养

2009-10-24 17:01  秦保顺  

    笔者通过多年的练习和体会,认为太极拳的练与养非常重要。“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练太极拳可以实现在保健方面阴阳相济。

    练拳要求研、练、用结合,拳、法、功中功为第一。练拳要明理,理通拳法精。练拳宜在静处用功,不要在人面前夸张技艺、卖弄精神。要专心一致,无思无虑,静心练功。练习拳术不可用拙,拙者周身气血不通,全身发拘,手脚不活。身为拙气所滞,滞于何处何处成病,为此练拳要练就周身一家的基本功和较高的灵敏度。练拳亦不可努,努力太刚易断,气易隔胸,肺为气所排挤,易生愤懑、胸憋、肺炸之痛。练拳应在外形上做得顺遂,神要圆满,随心所欲,力活气顺。练拳不可挺胸、提腹、突臀,提则气逆行而上,气不能归丹田,双足无根。练架时要处处做到空松活泼,不僵不滞,中正安舒。练拳要修心、固肾,肾为藏精、性命双修之处。练拳要培元固本,强腰固肾。练功要生活化,不管是行住坐卧、待人接物都是在练功,只有生活化才能形成自然反应。练拳不宜过量,根据自身的素质练拳要量力而行,不要因为今天心情好一些就没命地去练,结果第二天浑身酸痛、体乏神倦,这对身体健康也不利。应该养成会练会养的习惯,日积月累,身体健康和功夫才能见真效。

    功夫靠练,还得会养。养并不完全是休息,而是要陶冶情操,热爱生活。如果一个人练得很好,但不会养性,心胸狭隘,性格暴躁,练出来的功夫也保不住,甚至还损害身体。笔者认为“内有所养,外自然强”。养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勿泄漏。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五劳七伤都能造成泄漏,如久站伤骨,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内,久行伤筋,多食伤胃等等,因此要注意日常养生。
 
   二是多涵养。练太极拳初级阶段,练架子时精气神不能全部调动起来,如果这段时间不注重涵养自身感觉尚不明显。当功夫练到一定程度,精气神全部调动起来了,如果这时再不注意养,就会明显感到力不从心、体乏神倦,好像功夫越练越差以至不能再练了。这时就需要做到练拳之前要充分活动、意通全身,练拳时间和强度要适当、循序渐进,要以涵养拳本为先,三分练拳,七分养拳。练完功后不要马上停下,要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调整,平息气血。平时要注意休息好,起居规律,精力充沛,在这种状态下练和养才能长功夫。

微信公众号:cntjq_net
关注我们,每天分享更多精彩太极资讯!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www.cntjq.net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太极拳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图文
首页|太极号|网站地图|提意见

客服电话:0391-3820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