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泮岭先生与武术情缘

2011-04-27 18:18    

 

 

陈泮岭先生像

 

  陈泮岭,字峻峰,生于1891年,河南西平县盆尧乡陈庄人。其父陈锡睿,字子鑑,母康氏。陈锡睿跟前四子五女,陈泮岭是其三子(锡睿长子泮池,后名风池,字翰吾,北京大学数理系毕业,一生从事教育及慈善事业;次子泮珍,字献鲁,高中毕业后主持家务;四子泮郎,字静轩,北洋大学毕业,从事教育与工业)。陈锡睿因自己以上三代单传,人丁单薄,为壮家声,故在耕读之余,延请武师在家习武。锡睿好客,凡江湖卖艺者经过陈庄,必加挽留,其还规定,凡陈庄子女皆须习武。西平乡间传说,陈锡睿年轻时同人推小车到周口做生意,在周口街头遇到抬着关公神像祈雨的群众,见神像旁边竖着一把青龙偃月刀,即装做关公神灵附体,把那把大刀扛回了家。

 

  陈泮岭七岁时进私塾读书,随父习武,最擅长春秋大刀及七节鞭,时人誉为“文武兼备三先生”。泮岭做事不循常规,村里人送他绰号“陈三疯子”。

 

  民国三年,陈泮岭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学土木工程,民国六年转入北洋大学,民国八年转回北京大学,民国九年完成学业。

 

  陈泮岭在北京大学第二年,约集爱好武术的同学,建议校方聘请武术教师成立武术团且被推为团长,这是北大有武术科目的开始,此后其他学校皆纷纷相继仿效。陈泮岭在北京大学师从佟联吉程海亭诸先生,学习八卦、形意;又从吴鉴泉、杨少侯两先生学太极。民国六年,转入天津北洋大学时,经李子扬先生介绍拜李存义先生为师专攻形意。五四运动时,陈泮岭被推为天津学生会会长,指挥全天津市中等以上学校的学生上街游行示威,前后数十次,高呼爱国口号,与军警搏斗,曾数次负伤被逮而不屈,轰动一时。后因北洋政府饬令军警缉拿,被迫离开天津重回北京大学。在北大期间,陈泮岭又随纪子修、许禹生习形意八卦太极。

 

  陈泮岭在校一面读书,一面练武,一面也作新式运动,当时有“运动健将”之誉,为天津区田径赛之选手,在天津举行的全河北省武术表演大会获第六名,以春秋大刀、七节鞭博得观众赞誉。

 

  民国十年,陈泮岭北京大学毕业,回河南开封,即创办水利工程测绘学校,自任校长兼任河南省政府实业厅技士。民国十八年创办黄河水利工程专利学校,培养水利青年人才。曾对全省的水利和黄河的水道系统作了详细的调查与规划测量,由开封开凿长十余公里之水渠通黄河,清除开封的污水,增进卫生。以后一段时间,陈泮岭曾任淇县县长、河南省立一中校长、国民党省党部委员及豫省西路特务总队长、河南水利局长等职。

 

  1925年,陈泮岭发起创办“河南武术会”,各县市相继成立分会及武术处,此为河南省的武术进入有组织阶段之始。陈泮岭在社会上极力宣传教授武术,据开封北仓女中创办人张嘉谋(中孚)在民国十六年的《北仓日录》中记载,陈泮岭经常同卢问渠到北仓女中教拳:

 

  二月廿三日:蒋恢吾(杞县人,河南通志馆纂修)临时请假,与同学商定请陈峻峰教授柔术。

微信公众号:cntjq_net
关注我们,每天分享更多精彩太极资讯!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www.cntjq.net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太极拳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图文
首页|太极号|网站地图|提意见

客服电话:0391-3820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