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在太极

2010-07-09 01:27  杨丹  

 

  采访赵建中老人,我们的话题始终不离开一个词——太极。赵老爱太极入骨,50年来勤于练习。而太极也给予了他慷慨的回赠。他高兴地说,如今这副还算健康的身板全得益于太极。

 

  今年已85岁高龄的赵老留着齐整的平头,戴着一副黑框眼镜,拄着一根手杖。讲话时中气十足,不时哈哈大笑,整个人清清爽爽、神采奕奕。若非他自己告诉我们,哪里看得出他曾是一个老病号,几次病得快要去见马克思了。

 

  赵老与太极结缘始于1959年。那时,他因患神经衰弱到广东疗养,首次接触到太极,一练之下就爱上了。从此,一直坚持练习、揣摩,不少折磨他多年的病因此都痊愈了,身体越练越好。

 

  2008年,他因股骨头坏死做了髋关节置换术,术后3个月不能下床,连生活都无法自理。是太极拳再一次拯救了他。随着他慢慢地运用太极的原理坚持锻炼,身体渐渐康复。现在能上下楼,能一次步行1公里左右。说起这个艰难的康复过程,老伴陈奶奶在旁边连连说:“就他这个年龄能术后康复得这么好,真是不容易啊!”赵老则开心地说:“感谢太极拳。我自身的经历表明,太极拳是最好的健身方式之一。”

 

  说到太极拳,赵老仿佛打开了话篓子。他给我们抱来了一堆与太极相关的书籍。有文有图,有各种不同的开本,不同年代的版本,更有各种不同的流派。刚柔相济的陈式太极拳,简洁舒展的杨式太极拳,柔化轻舒的吴式太极拳,紧凑舒缓的武式太极拳。他说,自从练上太极,这么多年来,他每到书店只要看到太极书,是见到一本买一本。

 

  在赵老的书房,果然看见书柜里一排排摆满了有关太极的书籍。由于太多,记者忍不住发问:“赵老,这么多书,您都看过吗?”“都看过,不信,你抽几本考考我。”赵老风趣地回答。岂止是看过,记者随手翻了翻这些书,发现每一本书里都划有许多红杠杠,更有不少书还密密麻麻地写满了眉批。老人的认真劲头可见一般。

 

  “太极文化是在5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先民创造的文化瑰宝。太极拳是太极文化在武术上的结晶。学习太极拳,可以切身体会太极哲理。通过对太极哲理的颖悟,可以提高拳艺,达到强身健体,修身养性、身性双修的效果。”赵老一边给我们展示着他的宝贝书籍,一边见缝插针给我们普及太极知识。

 


  “太极原生无极中,混元一气感斯通。先天逆旅随机变,万象包罗易理中。”这是《太极拳谱》一书中的一首《太极歌》。赵老深爱之,请了一位书法家将这首诗写下装裱好,挂在客厅的墙上。讲到兴起时,赵老指着《太极歌》一句一句地详细解释,并结合自己多年修习经验谈心得体会,间或手舞之、足蹈之。虽然记者不是同道中人,可也被深深地感染,不由地在心底默默感慨:太极博大精深,太极魅力无边。

 

  在太极中,赵老重拾了健康。在太极中,赵老找到了至乐。

 

  (赵建中,山东省武城县人,1925年8月出生。1943年参加工作,1949年春南下。曾任湖南省司法厅副厅长、党组副书记,省法学会副会长等职。1991年离休。)

 

微信公众号:cntjq_net
关注我们,每天分享更多精彩太极资讯!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www.cntjq.net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太极拳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图文
首页|太极号|网站地图|提意见

客服电话:0391-3820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