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清大师传奇人生(五)

2014-10-03 09:53  张希诚  

 
 
 

陈立清与徒弟李体育

 

    巧周旋毛遂自荐  抓时机创办武馆    ​
 
    单身奔赴南宁,参加全国首届武术观摩交流大会,这件事使我对陕西省部分人把太极拳看成是外地拳种而排斥的做法很是不满。同时,也使我知道,中国现有的体制,要开创一项事业,要使太极拳发扬光大,没有上上下下官方领导的支持是很困难的。我大胆设想,向中央领导反映我的实际情况,以引起关注,但如何能让中央有关领导知道呢?写封信寄出,怕是不可能。这时,我有个熟人叫杜子存,他说他可以帮我,把信直接交给某中央领导。我在信中很简单地写到:我叫什么、性别、工作单位、出生地,是陈式太极拳传人,从小练拳,至今仍苦练、授拳不辍,掌握有什么太极功夫,解放前后在有关武术比赛中所获成绩,我想为弘扬太极做一番贡献,但人家看不起我,不用我,我该怎么办?这封信还真管用。后来我获悉,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万里收到了我的信后,马上给国家体委主任李孟华打电话,指出要尊重人才,珍惜人才。李又马上给陕西省体委主任马晓德挂电话……就这样,突然有一天陕西省体委派来了一辆红旗牌小轿车把我接到省体委,几个主任热情接待了我,并征求我的意见。不久,我成为陕西省武术挖掘小组成员、西安市武协委员,这对我全面开创太极拳事业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九八二年我从西安市第七十三中学退休后,全身心投入到弘扬太极拳的事业中。当年,作为特邀代表我参加了全国第二届武术观摩交流大会,在大会上表演了陈氏太极拳及有关器械,获“一等奖”。使陈氏太极拳在全国武术界占据了应有的位置。随后不久,我先后被西宁市、长沙市、杭州市、平凉市、沁阳市等武术组织聘为顾问,在各地义务传授陈氏太极拳大架、小架及有关器械,受到武术界人士和弟子们的拥戴和尊重。​
 
    一九八四年的一天,我作为民间武术代表、西安市武协委员到西安市体委开会。会后,市体委一位负责人把我留下,笑着说要和我干一件大事。他说到现今为止西安作为文化古都还没有一家武馆,市体委自身有一个“西安市武术馆”的牌子,也没有办起来,有失古都风范。他提议,和我合作把“西安市武术馆”办起来,由我举大旗,担任馆长。这件事正中我下怀,也是我多年所期盼的。我顺口答应,但在武术馆起名上,发生了争议。他主张用现有的牌子,我提出这是民间组织,为避免武术界门派之争,应改换一个更合适的名字。回来后,我召集了西安市我的部分弟子共商此事,我给武馆起名叫“西安萃华武术馆”,寓意是要为中华培养出类拔萃的武术人才。弟子们一致拥护,于是我们马上开始各项筹备工作。
 
      ​一九八四年五月二十日,西安市第一家武术馆——“西安萃华武术馆”举行了隆重的开幕式,来自陕西省体委的代表、西安市体委的代表、西安市武警部队的代表、西安市武术界的代表,西安市我的弟子们及部分观众把一个能容千余人的礼堂坐得满满的。我作为武术馆馆长主持开幕式,并作了演讲。我谈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使国家和民族振兴起来,中华武术如春风化雨,前景灿烂。邓小平同志一九七八年就题词:“太极拳好”。因为太极拳是中华武术的一枝奇葩,它以天体运行阴阳转合为辩证哲理,融吐纳、力学、医学、美学、生理等科学于一体,形成了快慢相间、刚柔相济,螺旋缠丝、蓄发兼备、技术灵巧的完美运动体系。
 
      ​长久坚持这一高雅运动,战时可博击,保家卫国;平时可见义勇为,维护社会治安;更有身心保健、防病消疾、延年益寿之效。因此,它必将深受国人所钟爱,世界人民所仰慕……最后,我要求武术馆的弟子和学员们要具备五心:一、爱心:爱祖国,爱集体,爱太极拳,敬老爱幼,尊师重德;二、虚心:不骄不躁,不惹是非,以拳会友,虚心受教,儒雅风范;三、雄心:有理想,有壮志,为弘扬太极拳、强身健体、报效国家、走出国门而奋斗终身;四、信心:看到进步,看到光明,克服困难,永往直前;五、恒心:一年四季、一日早晚学练不断,功夫上身,终生受益。
 
      ​武术馆成立后,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对原有的弟子进行深层次的武功指导;二是  在徒子徒孙中,选拔出三十余人作为太极拳教练,开始普及推广陈氏太极拳;三是组织参加全国各地的有关武术活动。就这样经过短短几年的努力,使武馆名声四扬,众多的外省市人员及海外人士都纷纷前来访问、求学。有一度西安市众多的公园、公共活动场所,到处可以看到习练陈氏太极拳的身影。我们办的辅导班,最多时,一期有28个班,每班40人左右。西安市有几个打长拳的师傅也加入武馆与我们合作。后来,由于练气功盛行、下岗职工增多等原因,使太极拳普及推广工作受到影响。    ​​​
微信公众号:cntjq_net
关注我们,每天分享更多精彩太极资讯!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www.cntjq.net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太极拳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图文
首页|太极号|网站地图|提意见

客服电话:0391-3820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