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劲的行走路线是怎样的

2010-04-05 22:24  王新华  


        首先要从丹田说起,因为丹田是人体内劲的中心发动机。我们可以用“意”把丹田假设为一个小的阴阳鱼,这样就好理解了。任脉属于阴,阴鱼的眼设在丹田;督脉属于阳,阳眼就设在命门。当你站桩用意加压发力时,这时阴阳鱼变化就无限放大了。我认为这就是因为阴阳启动的原理。那又是怎么来放大的呢?这时阴阳变为上下的位置,阴眼下至到涌泉,阳眼上升到百会,这样人体的阴阳就无限放大了,也就形成一个很大的浑圆体了。


       第一条线路是, 阴鱼眼通过会阴带着丹田往下顺着两条大腿内则沿少阴经而下,直达两个涌泉,我们把两个涌泉设为下丹田,然后再加压,把你平时练的松沉之劲刹那间入地,这时大地产生反弹之力,这个反弹之力再到了身上就是内劲了。也就是后天之劲。


        第二条路线是, 通过反弹之劲,经两腿外侧阳明经而上至命门入丹田,经丹田命门的转换加工,再通过命门带着阳眼继续沿督脉上行,通过颈椎直达百会,把百会设为阳鱼眼往外,也可设称上丹田,形成顶天之势。这就是虚灵顶劲,中定之理。


        第三条路线是, 上述由第一条路线反弹到丹田的内劲,经丹田和命门转换加工后,由内放射到带脉周围,,这就是所谓带脉之气,但要外松内坚,也叫浑圆之气。


        第四条路线是,通过丹田命门转换加工形成一系列内涵的缠丝,棚劲,听劲,采劲,拿劲,提劲,回劲,放劲等,由任督并行直达前胸和两臂,再到手梢,但还要有超过手梢之意,实用时,就产生收缩之内劲了,收缩时略加内涵缠丝之劲,即为粘劲、化劲或拿劲也。但接触点要接实,先听后化,根据来力的不同角度去处理,发劲前要必断其根,对准一点,一气呵成。


 第五条路线是,就是同过反上来的内劲,直达二胯和丹田,命门,形成三位一体,牢不可破。它就是主要枢纽,一有风吹草动,它就有变化,主要是为全身和两前臂而服务的,特别是两前臂的缠丝、棚劲、听劲、采劲、拿劲、提劲、回劲、放劲等等,全靠这三位一体来主宰。


 以上我所讲就是大家常说的整体之劲。大家在练内家拳时,要根据原理慢慢体悟去练。我认为这就是最快方法之一。在练单发劲时可照此方去练。在练拳时要用意不用力,体悟以上各点练成整体之劲,用时要一气呵成。解说时只能分段去说,练时要去细细体悟。

微信公众号:cntjq_net
关注我们,每天分享更多精彩太极资讯!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www.cntjq.net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太极拳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图文
首页|太极号|网站地图|提意见

客服电话:0391-3820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