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颖锋:再谈太极拳的松

2010-02-01 03:19  吴颖锋  



陕西省武术协会副秘书长吴颖锋(左)和陈全忠大师、陈西立兄在陈全忠大师故居门前

    从技术的角度上来讲,太极拳是一门松的艺术。虽然练习方式、表现风格各有不同,但陈杨武吴孙五大流派却在强调“松”方面各显神通,唯恐没有讲透,唯恐学生没有理解准确,可见松是各式太极拳共同秉持的基本内容。

    我曾在10多年前写过一篇文章,名字叫做《“正”“松”是练好太极拳的筑基法门》(以下简称《法门》,以前的博客里就有),发表在温县国际太极拳年会论文集中,当时还得了个“优秀论文奖”,其中重点谈到了松,现在看来,那篇文章没有说错,对太极拳练习者还是具有指导意义的。不过今天我还要补充一下,以便大家对太极拳的松有个更全面的深入的了解。

    我的观点是,在太极拳的“松”中,同时含有几层意思,一是融化细胞,二是拔长关节,三是肌肉向下松沉。

    首先说融化。融化是指溶解、消融,就像冰雪在春天来临之际渐渐消融变成了水一样。在太极拳训练时,要求我们肢体放松、精神放松,具体来讲就是放松肌体细胞,以及思维状态,在意念当中就像自己周身的细胞融化了一样,不顶撞,不拉扯,不着力,在一片空濛中行拳,那才叫一片神行。这也是我在《法门》一文中所说的“用最小的力量完成规定的动作”。

    其次是关节拔长。很多人一听到松,就自然而然地理解为耷拉而萎缩。例如把松肩沉肘理解为两臂蜷曲萎缩而不伸展。其实太极拳的“松”本来就包含有关节拔长的含义。在练习太极拳的时候,要求周身关节径向拔长,使缝隙加宽,以便转关灵活、气血通畅,从而培养混元气,形成掤劲。掤劲是八劲之首,是其他劲力的基础,也是养生保健、防身自卫的基础。很多老师都要求学生把肢体舒展,“舒展大方”,也是这个意思。在陈式太极拳的练习中,我总结了一句话叫做“越沉越展”,意思是说你越想松沉的好,就越要拔长关节缝隙。这句话还是很经典的,一经教给学生,他们会很快就能其中的味道。所以现在拿出来与全世界更多的太极拳爱好者分享。

    肌肉向下松沉则很好理解。由于第一点中说到细胞融化的概念,那么有人就问了,“融化后跑到哪里去呢?”答曰,“向下松沉”,因为地球有吸引力,那些放松了的细胞自然向地球方向去,否则就会违背万有引力定律了。有人再问,“是不是所有的细胞象稀泥一样向下落去?”,答曰,“不会,因为有精神控制着骨骼结构,骨骼提领着肌肉组织,所以不至于坍塌一片、稀烂如泥”。

    其实,我在其他场合也讲过,应该把太极拳中的“松”字理解为“筋道”。因为松的目的是为了通,内气畅通。畅通之后,再经过长期训练,达到气与力合,就会让周身产生一种筋道的劲道,就像揉面揉到位了一样,松软而又有弹性,这正是太极拳所需要的,这也像老道士炼丹,是经过了若干道工序才可以到达的层次。简单得把这动作叫做“松”,往往会引起初学者的误解。

    以上是我今天早晨晨练时给学生们讲课内容的梳理,虽然有些例子举得并不完全恰当,但是对学生理解松的本质含义也是有一定帮助的。矫枉还需过正嘛,嘿嘿。

微信公众号:cntjq_net
关注我们,每天分享更多精彩太极资讯!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www.cntjq.net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太极拳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图文
首页|太极号|网站地图|提意见

客服电话:0391-3820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