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太极拳对腹部的要求

2009-07-22 06:20  张茂珍  



作者拳照


腹部

位于人体胸廓下缘和盆骨之间。陈式太极拳对腹部的要求是“合”腹部是丹田所在的地方,丹田是中气归宿的场所。陈式太极拳练习是根据腹肌松紧运动产生腹压这一规律,采用腹式深呼吸进行练精而化气、聚阴生阳。腹式深呼吸,有两种表现方式,一为“顺呼吸”,又称自然呼吸,是利用小腹微微鼓张而吸气,小腹内收而呼气;二为“逆呼吸”,又称先天性呼吸,是利用小腹内敛引导中极穴和关元穴有纳气之意而吸气,小腹松沉聚合而呼气。二者在拳术中是根据功夫层次而采用的。一般初学者,应以自然呼吸为宜,随着套路熟练、功夫精进,才可以按照拳式的动作,手足抬时吸落时呼,动作开时呼合时吸,动作卷时吸放时呼的逆呼吸方式。这样有利于气机下沉,气沉丹田和腰劲下串,对劲力贯串注入脚底生根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无论是顺呼吸还是逆呼吸,都以自然为本,呼吸时要求慢、细、匀、深、长。

腹部在人体上称之为太阴,在先天八卦中居坤位,阴极生变,聚阴而生阳,随着雷复之机,由坤宫生成为震宫,天根出现,即一粒粟米落于黄庭之中。宋时邵子(雍)诗中所指“地逢雷复见天根”,即陈式太极拳称为“下丹田”形成的情景(参照头部解释)。

拳论中讲“五脏藏于胸腹,经络源于五脏,心为一身之主,腹为内气之源,心息相依,息息归根,根在丹田”。腹部是任脉运行的主要通道,尤其是下丹田(冲脉与带脉的交织点)部位,是体内中气归宿的场所。人体力学认为,此部位是人体的总重心所在,道家称为“黄庭”“黄极”“丹田”等,易经称为“中宫”,五行中称为“中央戊己土”,这些指的都是“丹田”部位,由此可见,丹田在练习内功拳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太极拳要求的气沉丹田、腹内松静气腾然等,都是通过腹式深呼吸来实现的。腹部松静,腾然有序,是陈式太极拳训练的原则,气沉丹田则是太极拳训练过程中的规律,二者是辨证统一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开寓合之中,合寓开之内,陈式太极拳要求在聚合之中(合中寓开),必须做好气沉丹田,尤其是拳势在动中求静的一瞬间,随着呼气将身之气沉于丹田之中,小腹内部由松变实,犹如不倒翁一样,上轻下重。而胸宽腹实,一般使用于静势之中,既能利于身体重心螺旋下降,腰劲下串,注入脚底,植地生根又能提高丹田中气机腾然时,脚底之劲上翻传导的能力随着欲动之势,小腹内由呼变吸、由实换松,腹内即刻呈现一片松静景象,忽然一抖,丹田勃发,内气随动腾然而有序,引导肾气滚动旋转(有人称此为丹田内转)以腰为主宰,催动四肢百骸活泼的天机动荡,周身丝毫不显露呆滞之意,一般使用于动势之中。由此可见,实腹和松腹两者是相辅相成的,都是腹部肌肉在放松状态下随中气出入丹田而有张有弛,这就是“中气行于中,虚灵存其内”。

微信公众号:cntjq_net
关注我们,每天分享更多精彩太极资讯!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www.cntjq.net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太极拳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图文
首页|太极号|网站地图|提意见

客服电话:0391-3820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