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太极拳的主要发劲招式—掩手肱锤

2008-09-11 18:15  admin  



        我计划一招一式的阐述陈氏太极拳心得。从掩手肱锤讲起,是为了吸引青壮年对陈氏太极拳的兴趣,纠正“太极拳是慢动作广播体操”“适合于老年人”的种种误解。太极拳是武术,是拳术,是用来格斗的,而不是跳大神。

       掩手肱锤是陈氏太极拳最主要的发劲动作,最直接的,最猛烈的,正面打击对手的招数。简单的说,就是给对方一老拳。

        它的动作大概是这样,两腿大概呈高马步,双臂从外向下向内揽起,捧在胸前,左手在上,掌心朝下,逆缠,右手在下,掌心朝上,顺缠。然后两手一分,左手往前抹右手往后,放松。然后突然发力,右拳向前方(或者右前左前)击出。

        掩手肱锤在陈氏太极拳中的地位,相当于拳击里的直拳,刀术里的下劈,枪术里的平刺,最最基本,具有自身特点的攻击手段。正因为如此,这招在陈氏太极拳一路里面出现四次,二路里出现六次。

        但是掩手肱锤的练法却有所不同,陈发科老前辈所传的练法独具太极拳特色,也是我这里要介绍的。

        一般人用力打拳大概都是引曲臂向后,然后用胸肌带动上臂回来,饭后再用上臂外侧的肱三头肌把前臂伸出,重重前击。力量很大。但是缺点是动作幅度太大,制动也很难。这个动作也不符合太极拳的拳理。太极拳的发力应该是整劲,是不同部位的肌肉在一根筋上用力,就好像很多人在拔河一样。

        掩手肱锤跟直拳不同,简单的说是抽筋。利用多条肌肉对一条筋的拉扯,把拳头甩出去。

        应该是这么用力,右脚蹬地起顺缠劲,大腿前外侧某条肌肉发力,腰的右后某条肌肉用力收缩,经肩胛附近肌肉,肩膀头子靠后,然后经上臂上外到前臂外,到手背上通往中指的那根筋,所有这些相关肌肉依次猛力收缩,致使右手向前冲出。同时右手紧握,拉这条筋逆缠,拳心朝下,拳眼朝左。造成顺缠劲和逆缠劲在相会踫撞,在空中形成脆响。踫撞之后,劲道向前臂和上臂回放,看起来是一种“抖”。

       这里面的关键是靠后外侧一根筋的勐拉,把拳头甩出去。其它筋的肌肉保持松弛,或者起到调整方向保持平衡的作用。

        这个甩,并不需要太大幅度的准备动作。练熟了可以像所谓的“寸劲”一样,右腿可以忽略,光靠肩背的扯动,力量就已经不小了。

        另一个优点是可打击范围很大的。在出拳发力的同时,可以通过其它的筋来“制导”(早期的导弹是用绳子制导的),以锁定目标。让对方早期根本摸不清你的拳头到底将打在何处。

        一路里面的掩手肱锤一般是四平八稳,腰的位置比较正,拳头向前偏右发出;二路则大多练法都是左拧身成类似左弓步向前发出。这恰恰说明了此招的打击范围是很大的,用途大,威力大。我感觉最有力量最舒服的出击,还是一路的练法,往右前方,非常大气。

        但是二路非常重视技击含义。一路的那种练法力量固然大,但是在实战当中,右手孤军深入,脱离身体其它部位的保护,一旦被对方采拿住,很难有好的应对措施。反观二路里面的掩手肱锤,后面往往接一个摆脱对方采拿的动作,或者用背折靠的劲,或者在左手的保护下往回硬拧,总是有办法可以应对。

        总结一下,掩手肱锤是陈氏太极拳发力打人的主招。此招的特点是:

       1。前期准备少,出其不意
       2。打击范围广 
       3。具体的打击位置,可在出拳一霎那再作一定的调整

       懂此劲之后,站在那里假想要打某处的物体,身体一晃,拳头就飞出,啪的一声响在空中,很惬意。

微信公众号:cntjq_net
关注我们,每天分享更多精彩太极资讯!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www.cntjq.net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太极拳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图文
首页|太极号|网站地图|提意见

客服电话:0391-3820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