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腹式呼吸法

2008-06-14 17:52  晏才魁  


一、什么是腹式呼吸法 

     顺腹式呼吸法 
                           
    练功者仰卧于平板床上,或站立,或坐,或行走,闭嘴用鼻缓慢地尽量吸气,肺部膨胀,横隔肌膜下降,腹部受到外气的压迫,腹部自然微微隆起。练功者将吸人的气缓慢地呼出,肺部收缩,横隔肌膜上升。呼气将尽时,提肛,收小腹,腹部自然收缩而塌下,并随之感觉腹部时而隆起,时而塌下。这种吸气鼓“肚子”,呼气“肚子”下陷的形式,叫作顺腹式呼吸法。顺腹式呼吸法中的一呼一吸;叫作“顺腹式呼吸”。

    运用腹式呼吸法进行动态气功锻炼时,为了使横隔肌膜上下运动的幅度加大一些,以增加胸腔和腹腔内的五脏六腑蠕动的力度,能够更加促进练功者身心健康。因此,我们做顺腹式呼吸时,应该是双手与双腿始终微曲,身心保持松静,双手缓慢运动(做卧功时,双手缓慢向两旁伸展;做站功与坐功时,双手缓慢上升,随之向两旁上方伸展,双手上伸可高过头部),随之扩胸,导引尽量吸气,使肺部膨胀,自然压迫“横隔肌膜尽量向下运动,腹部自然尽量隆起。吸气尽,然后双手微曲,缓慢下降,收拢,随之缓慢呼气,横隔肌膜自然上升,腹部自然收缩,当呼气将尽时,随腹部收缩之势,用力提肛,收小腹,上身(双手)随之轻微上升,促使横隔肌膜尽量向上运动。这样一吸一呼,争取长达25~35秒。

    逆腹式呼吸法

    练功者或站立,或坐或行走,用鼻轻微吸气的同时,有意用力尽量收缩小腹,提肛(上身随之轻微上升),腹部塌下,推动横隔肌上升;呼气(鼻呼或口呼)时,原有收缩小腹’提肛的力自然消失,腹部自然放松而缓慢隆起,横隔肌膜自然随之下降,并随之感觉腹部时而塌下,时而隆起,这种呼吸的方式,叫作逆腹式呼吸法。逆腹式呼吸法中的_呼一吸,叫作逆腹式呼吸。

    练太极拳,做站功、行功、坐功和六字诀时,可任意选用逆腹式呼吸法,或顺腹式呼吸法。

二、腹式呼吸法对强健身心和防病祛病的作用

    气功锻炼要求肺部呼吸深长匀细,运动中多使用腹式呼吸法,可使横隔肌膜缓慢上下运动,促使肺部呼吸深长匀细。呼吸深长,则肺活量加大,身体新陈代谢旺盛,就能强身健体。

    练太极拳的人,在运动中多采用逆腹式呼吸法,腹部时而塌下,时而缓慢隆起。这种呼吸的方式,适台动作的要求和生理的需要,使横隔肌、腹肌和胸肌的力量加强,使腹腔和胸腔内的各个器官轻微蠕动,改善其血液循环,增强其功能,提高其排“浊”吸“清”量,理所当然能促进练功者强身健体,防病祛病。

    此外,练功者采用腹式呼吸法,随意选择做卧功,站功,行功,坐功,或六字诀、心意拳等等,坚持长期锻炼,都能收到良好的健身效果。

     卧功
    预备式:身体仰卧在硬板床上,全身肌肉放松,两腿自然平伸,两手自然放在身体的两旁,头部置于枕上,心平气和,安静,注意力集中,双目微闭,舌顶上腭。

    功法:一般按上述“顺腹式呼吸法”调整呼吸,进行气功锻炼。吸气,腹部尽量缓慢隆起;呼气,腹部缓慢塌下,待呼将气尽时,提肛,收小腹。

    站功
    预备式:两脚分开,宽与肩齐,松静站立’为了肌肉和关节放松,要求含胸拔背,沉肩坠肘,双腿双手微曲,双目微闭,心平气和,注意力集中,舌顶上腭。

     功法:双手缓慢上提,下降,导引逆腹式呼吸,或顺腹式呼吸(按顺腹式呼吸练功,健身效果较好)。

    坐功

    动静兼修的坐功,是以上身肢体运动,导引气血的运行,在动中求静,比进行自然呼吸,与一味静坐养神的人,收心容易,且收效较大。
    预备式:松静坐下,舌顶上颚,心平气和,注意力集中,含胸拔背,沉肩坠肘,双手微曲。
   功法:双手缓慢上提,下降,导引顺腹式呼吸或逆腹式呼吸(按顺腹式呼吸练功,健身效果较好)。

   行功
    预备式:做法与“站功”相同
    功法:一般按“逆腹式呼吸法”调整呼吸。当练功者慢步,或慢跑向前行走在平坦,无障碍的地面上,或一步一呼吸,或多步一呼吸,视前方3~5步之处,始终保持肌肉关节放松,心平气和,舌顶上腭,注意力集中,感觉腹部时而隆起,时而塌下。
微信公众号:cntjq_net
关注我们,每天分享更多精彩太极资讯!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www.cntjq.net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太极拳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图文
首页|太极号|网站地图|提意见

客服电话:0391-3820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