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国相:太极拳的修炼误区

2016-01-23 11:36  马国相  


     (一)无师自学:太极拳是需要口传心授的技艺,要有明白此道的人言传身教,吃透一师之艺,再广涉博取,以求大成。自学,如盲人摸象,易出偏差,难入大成之境。

     (二)盲目求学:学艺之首,择师要慎,观其师承,察其教龄,弟子成就,师德师风。拳学博大,流派纷呈,陈杨吴孙,直觉选行,人拳相宜,功有所成。

     (三)多拳同修:太极拳为内功拳道,实修意气形神,不同风格流派混练,会扰乱气机,气脉散乱,致功夫上身缓慢,初学者定要守住一师一派,不可见异思迁。

     (四)贪婪痴迷:拳艺之道乃漸进之学,不可贪,为出功夫,贪练拳数量、贪练功时间,贪比赛成绩等。因贪必痴,痴者着相,身心相背,虽下苦功,乃糟蹋肉身,功夫未出,人已伤矣!

     (五)“口是心非”:太极功夫的出现,来源于对松柔功夫的诚信,来源于对柔能克刚道法的接受。信与口,疑于心,心门未开,即使再下功夫,仍强于外,空于内,未进太极之门。太极功夫,无中生有,拳与道合也。

     (六)“神不守舍”:神乃攝气之物,练拳之初首当安神,神不安顿,气必散乱,形神分离,无缘太极。

     (七)功技外求:太极拳历经数百年,已形成独特修炼法门,功法完备,造就了无数大德高师,功夫堪称绝响。浮躁之人,难下前辈苦功,为图一时功名,借傍门左道之功(练力、摔跤,腿技等),充斥太极法门,玷污了纯正的太极功夫。

     (八)拳推分离:拳(内功,拳架),推(推手),两者是修练太极功夫的体与用,两功兼修方得太极两仪,偏废一方,无以登堂入室,更无缘窥见太极妙境。

     (九)迷恋书影: 信息时代,太极类图书,影视泛滥。拳者应读太极精典(王宗岳<太极拳论>,陈鑫<太极拳图说>等),浏览公认大师的视频资料,以提高鉴赏力与免疫力,力诫博览群书,随视频学练,否则迷途忘返,功无所成。

     (十)贪图虚名:习拳练功,贵在静修,淡薄物欲,聚气养精,证书奖牌,身外之物,段位封号,乱人心性,功于乾乾,天机我用。

     (十一)拳无德养:武功境界,由拳入道,尊道贵德(老子语),修身正心(孔子语),德显道高,功臻上乘。手、口之德,惟有德馨。拳无德养,武夫草莽,狂妄至极,自残殒命。

     (十二)好为人师:师能解惑,又可释疑,身能演道,道技互用。循循善诱,因材施教,风光无限,学子欣然。初学乍道,即在授人,害人误己,无颜至尊。拳学大乘,日积月累,厚积薄发,无愧前贤。
微信公众号:cntjq_net
关注我们,每天分享更多精彩太极资讯!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www.cntjq.net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太极拳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图文
首页|太极号|网站地图|提意见

客服电话:0391-3820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