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功夫的摹、进、出

2016-01-15 10:34  马国相  


       太极功夫怎样修练,这是学练太极拳的人应该明确的问题,而事实上,众多太极拳爱好者,因没有得到正宗的传授,对此是含糊不清的。以我数十年太极功夫的修炼过程,总结出太极拳修炼一定要经历摹、进、出的三个阶段,无论是怎样聪明的人,都要在这几个阶段下扎实的功夫。

        摹,临摹也。我们每个人的技能都不是生来即有,都要向技艺高手学习。都要亦步亦趋的学理论、学方法、学技巧,最后把技艺学到手。这与学习书法也有相同之处。首先要临摹、临摹是机械被动性的学习过程,临摹要惟妙惟肖、酷似、不要有自己的一点东西,加入自己的或他人的东西,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临摹。太极拳第一步功夫是学拳架子,拳架百人百面,在众多拳师中选择好一个中意的师傅后,就要师生配合,脚踏实地的学习,模仿师傅的一举手、一投足、甚至一个眼神,不得加入自己的东西,师怎么要求,自己就怎么做,把自己原有的观念,成见、其它拳师的影子统统抛弃掉。如同电脑组装系统一样,建立一套全新的体系。我随师学艺过程中,这点做得较好。我从小练的杂七杂八的东西不算少,最后还是遵从师父的教诲,全部忍痛割爱了。当时,心里还不能完全接受师父的劝诫,学艺的同时还偷偷的练习那些学法,几年后才发了大愿,听师父话,主攻太极,扔掉前学。虽然舍弃了当年曾经付出很多心血学来的南拳北腿感到惋惜,但今天看来,很是值得的,也是庆幸的,当时随师学艺十年,一个心眼,没看一家一派。坚守数十年后,为带徒工程提出了“纯粹”二字太极真言,如不是放弃前学,我今天还不知成生么样子。

        小的时候,父亲教书法,让我临《玄秘塔》,要求要像字帖,我一笔一划的临,最后临的终于像了一些,父亲让我离开字帖再写字帖上的字,几次写了都不像,后又看字帖再写,最后终于接近像了。父亲的教诲至今不忘。离开学习的对象,能原样或接近原样,就是摹的功夫了。

        太极拳的师傅就是太极拳爱好者临摹的对象,是活的字帖,学师要像师,学而不似,学而不弃杂学,临摹这一关是很难过去的。

        书法学习,每日必临,称日课。学太极拳,每日必练,称练日功。练功要设量,时间量、次数量,身体适应量等。应付、敷衍对练功没有意义。

        进、进入。太极拳为阴阳之功夫,有形的拳架为阳,无形的精气神为阴。拳架由摹而成,精气神要进入拳架中,按太极拳的规矩中逐步感悟而获得。拳架按太极拳修练要求掌握准确了,精气神自然出来的就快,否则就慢。如同学书法,学不进去,字是死的,当然没有活力与生机,是缺少神气的表现。

        太极拳的进入期,是太极功夫能否成功的重要环节,在太极拳学中称:寻找灵机。我们常说:“灵机一动,计上心来”,就是这个灵机。这个阶段主要是心领在做功,但离不开师傅的点化。好的师傅是能够一眼看出弟子精气神的内功质量的。发现问题,点拨,启发,引领弟子悟道,是弟子成功的重要环节。

       出,走出规矩。这是太极拳学者最难跨越的功夫之门。有多少英雄豪杰,陷入功夫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人身各具一太极,
      体内深藏自不知,
      有朝一日铁树开,
      纯刚具现柔相济。
微信公众号:cntjq_net
关注我们,每天分享更多精彩太极资讯!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www.cntjq.net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太极拳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图文
首页|太极号|网站地图|提意见

客服电话:0391-3820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