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中的身肢放长

2015-11-24 11:07    


       练太极拳身肢必须放长,以加强全身的弹性,有了弹性,才可以进而成为掤劲。也就是说,掤劲生于弹性,弹性生于身肢的放长。至于身体各部如何放长,现按拳谱分述如下:

(1)虚领顶劲和气沉丹田

       所谓顶劲虚领,是把顶劲向上虚虚领起,气沉丹田是把气向下沉入丹田,两者综合起来,在意思上就有着相反方向拉开的意图,这就使身躯有了放长的感觉。

(2)含胸拔背

       含胸要求胸部既不腆出,也不凹进,使胸成为脊背拔长的支柱,因为力学上的压杆是不允许有弯曲的。脊背就依靠这个支柱加以拔长,这就是脊背的拔长。关于这点,初学时不可误认驼背为拔背,因为背驼就会前胸凹进,这样就会使前胸失去支柱作用,不但使背失去拔长的弹性,同时也有害健康。

(3)沉肩坠肘

       沉肩的主要作用是将臂部与肩部因下塌而接牢。臂与肩接牢,才能使臂生根。同时,由于坠肘,使肘与肩部之间达到放长。当手臂进行螺旋式缠丝运动时,就是以坠肘作中心的。同时,坠肘和坐腕又可使肘与胸之间放长。因此,沉肩坠肘和坐腕是整个手臂的放长。

(4)开胯屈膝的旋转

       这是腿部的放长。腿是站立在地面上的,要想放长就比较困难。因此,对腿部提出了开胯屈膝的要求,要求在这种特定姿势下(圆裆)用螺旋式的运动来变换虚实,这主要表现在膝头的旋转上。这样,当腿部向外旋转时,使外侧处于放长而内侧则为收缩。这种腿的旋转配合着手,臂,身的旋转,成为全身的旋转,逐步上升,就可以达到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而形于手指的完整一体的劲。综上所述,可见太极拳对身躯,手,足都有放长的要求。这样,不但因放长而产生弹性,成为太极拳基本的掤劲,而且可使人们的精神自然提起,不致发生鼓劲而成为拙力的现象。

微信公众号:cntjq_net
关注我们,每天分享更多精彩太极资讯!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www.cntjq.net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太极拳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图文
首页|太极号|网站地图|提意见

客服电话:0391-3820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