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练出内气的十大现象

2015-07-20 11:07    

 
       现如今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渐渐提高,人们也越来越注重于锻炼身体,其中的健身项目就有太极拳。那么下面小编就来为你介绍一下关于练习太极拳式内气的表现,一起了解一下。

  太极拳的内气表现:

一、双手十指发麻、发胀、发红

  在大脑意识的支配下,由于长时间的有规律运动,长时间的放松及经络、神经有规律传导,会在人体肌肤中形成一个循环的传导路线。当这个路线遍及全身的时候,就是打通了全身的“气路”。此时人体在普通运动中肌肉所产生的硬劲、僵劲就会被消化。这种经络与神经在全身的传导,会明显地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会使传导路线中的毛细血管打开。特别是在“气“达四梢的时候,人体末端的毛细血管开放,十指乃至手掌就会发麻、发胀、发红。

二、小腹沉实

  由于太极拳要求全身放松,气沉丹田,所以,胸膈下降,引起内脏下沉,使小腹沉实。

三、呼吸缓慢并加深加长

  由于长时间气沉丹田,胸膈下降,使肺活量增加,致使呼吸加深加长,特别是在定式时,呼气缓慢且深长。

四、产生腹鸣

  由于呼吸配合动作的开合而鼓荡,使腹腔运动加大,尽而促进肠的蠕动,产生腹鸣。
 
五、口生津液、下腹排气

       由于舌顶上腭,缓慢调息及清气上升浊气下降,会使口生津液,下腹排气。

六、腰眼发热

  由于腰脊旋转,命门穴受到刺激,使两肾血液循环加快,进而两腰眼发热,即拳论中提到的:“两肾如滚汤。”

七、流动感

  由于长时间的意念导引,会使身体有一种沉实的感觉。由于动作节节贯穿的运行,使意念所到之处,在胸腹以及四肢有随动作而发胀并节节传递的流动感觉。

  练拳者出现以上现象,说明已经产生了内气,并且内气已开始在体内运转;反之,如果虽经长期锻炼却没有以上感觉,说明内气没有打通,就要及时调整锻炼方法。

八、贯通感

  陈式太极拳以丹田为中心,以任督为主导,以缠丝劲为统领,连接四肢百骸。气息出入丹田,内劲上下贯通,浑然一体。体内犹如铺设内气管道,自由往来,穿梭往复。

九、沉稳感

  太极拳练习时,立身中正,八面支撑。头顶百汇和裆底会阴上下对应,不偏不倚。陈式太极拳一代宗师陈长兴(杨露禅的师傅)被称为“牌位大王,多人拥挤却丝毫不动,稳如泰山。

十、轻灵感

  “ 一举动周身须轻灵”,“迈步如猫行”,“如履薄冰、如临深渊”都是讲太极拳练到高级境界后,沉而不僵,轻而不浮,圆滑如珠,应物自然。极柔软又极沉重,如绵里裹铁,外似处女,内似金刚。
微信公众号:cntjq_net
关注我们,每天分享更多精彩太极资讯!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www.cntjq.net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太极拳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图文
首页|太极号|网站地图|提意见

客服电话:0391-3820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