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内气与经络(三)—太极与十二经脉图解

2014-12-11 09:38    

 

​      《易经》中的“太极生两仪”(阴阳),“两仪生四象”(太阴、太阳、少阴、少阳)及《素问·热论》,在六经的基础上,结合自然界存在着的“风、火、湿、燥、寒、暑”六气的变化和《易经》四象学说,增加了“阳明”、“厥阴”二名,与六气相契,并分别命名为“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


      古人在天人合一的基础上,又将六经概括为十二经脉,分手足三阴、三阳,三三合一,共称六经,用以说明人体阴阳气血变化的规律。这正是根据《易经》阴阳两仪理论,把三阳经归属太极的阳端,把三阴经归属太极的阴端,形成一个整体,并把人体的十二经脉,纳入六经之中,构成一个人体与大气相合的循环模式。

 

微信公众号:cntjq_net
关注我们,每天分享更多精彩太极资讯!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www.cntjq.net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太极拳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图文
首页|太极号|网站地图|提意见

客服电话:0391-3820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