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双重

2012-09-14 17:13  孙中华  

 
  先贤有言:“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双重之病,其害可谓大也。无论走架推手,太极人必须避免双重,否则练一二十年甚至一辈子,也甭想真正有进境。这也说明了技术在太极拳的重要性。
 
  反过来审视,既然不少人以“数年纯功”仍旧悟不了双重之病,这个毛病想必不是容易避免的。多年前,愚下曾经请教过一位鼎鼎有名的太极拳家,没想到人家连什么是双重都不说!
 
  其实,古人早就有言在先:“左重则左轻,右重(实)则右杳。”这是避免双重之法,那么,反过来,左手实的时候,左脚也实,或者右手实的时候,右脚也实的话,就是双重了。具体说,同侧手脚不能都虚或都实,否则就犯双重。这就是迄今为止太极门的书里把双重说得最具体的了。
 
  “每见”就是“往往看见”,“经常发现”的意思。就是说,没悟双重之病的人不在少数。那么,上文表述得如此明白的事,为什么许多古人用了数年纯功,仍旧不能明白呢?愚下以为有以下原因:
 
  其一,当时许多人对这个问题并不知道,或者不重视。正因为如此,先贤才强调许多人费“数年纯功”仍“不能运化”的症结在于没明白双重。
 
  其二,作师傅的自家就不懂,或者是懂了也不教,徒致使生徒不明。
 
  其三,以为知道了就会,其实身上没有,结果动辄出错。
 
  其四,把双重问题局限化了。
 
  要找到解决双重问题的办法,从问题的致因出发是个好办法。从第一个原因说,我等要真正重视避免双重。困于第二个原因的,可以另投好师,也要有志气立足于自己钻研练习解决。第三原因告诉我等,不能止步于脑袋里明白,太极拳是实践性很强的拳种,必须把东西练上身才行,就是说还要养成正确的技术动作习惯,为此要认真下功夫。这三条都好说,关键在第四条,这条得展开了讨论讨论,否则还是不能根治双重之病。
 
  请各位注意,通常都把“左重则左轻,右重则右杳”理解成说的是同侧脚与手的关系(见上文),导致人们认为把同侧手脚的虚实搞对了就万事大吉。其实,与双重问题有关的部位关系不仅是同侧手脚之间,还有两手之间,两脚之间。
 
  有些太极人知道两脚之间得分出虚实。有一回,愚下见一位鼎鼎大名的太极拳家的马步微微有些偏,就问他是不是为了避免双重而故意让重心稍偏。他尴尬了片刻,又左顾右盼了之后,才不情愿地点了一下头,不注意还看不出来是点头。
 
  其实,为了同样的目的,将头稍向一侧扭一点儿,功夫高的甚至只要向一侧转眼就可避免。另外,可以见着有的人推手的时候两脚平站,只要腰胯不平而是拧着的,也可以不犯双重,当然这种站姿的带来的固有缺点还在。
 
  这也说明,脚实仍可以转;脚虚也不见得毫不承重。
 
  另外,两手也要分出虚实。愚下以为,两手传导的劲力大小应有不同。愚下的博文《合力发人》里曾提到两手传力的方向应有不同,本文是说两手的力道也应有大小即主辅之分。是主是辅应以脚定,右脚在前则右手为主,左手为辅。左脚在前则反之。
 
 
微信公众号:cntjq_net
关注我们,每天分享更多精彩太极资讯!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www.cntjq.net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太极拳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图文
首页|太极号|网站地图|提意见

客服电话:0391-3820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