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掉顶头悬,白练三十年

2012-01-10 14:39    

 
 “顶头悬”在太极拳与其他内家拳练习中,是极其重要的身法要诀。此悬是虚悬,不同于过去读书人“悬梁刺骨”之悬,在意念上也不是全悉想“百会穴”,而是在百会上方头皮处与外界空气接触之点,与身体似挨非挨之非确切点。意念要清淡再清淡,以至于虚无。

  为什么这样?

  一方面,内家之整体松沉是一个辩证法。如果一味只知道盲目往下坐胯沉臀,求低桩低势而不是“顶头悬”,很显然,此沉非沉,而是垮掉了,脚腿填实,初有麻、热、胀、紧、硬、僵,后是气血滞胀不通,腰裆内在灵活性全无。反过来,顶头悬则是要求百会引领全身虚悬,头部以下会最大程度放松,腿脚空通全身松坠,则身如沉铅,常人憾之不动。同时,顶头悬使意念集中,全神贯注,无偏虞懒散之病。

  另一方面,内家整体合一的劲道本质上就是一个混元劲。所谓混元,在人身太极上的表现就是左右前后上下的完全同一状态。顶头悬就是为了实现上下同一而必须的要领。前面谈到,脚腿不空松,内劲不能通过脚腿上行到腰胯以至头部与各梢节(注意,内劲从物理上是由骨间架以无时间差无时间过程方式传递的),则无“整”可言。而没有顶头悬,脚腿永远也不可能空松。同时,这是实现头部顶梢与脚根同一的最佳要诀。

  然而,在实践中,由于练习的偏差,比如意念太重,精神紧张,加之平时工作压力大,许多人由于不能准确地把握“顶头悬”要领而出现脑部发胀的现象。以至于许多练习太极拳多年的人(甚至已经可以算是高手的人)仍然会死于“脑溢血”。当然,这样的病还有许多,如脑血栓、脑血管痉挛、脑血管硬化等等。如果认为练习太极就会得这些怪病的话,那当然是对太极拳的重大误解与污蔑。实际上,太极拳的松与静有利于降低血压,当然就会有利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但是,如果对“顶头悬”的要领理解出现偏差,确实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心脑血管疾病。

  为此,必须正确地理解“顶头悬”。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微信公众号:cntjq_net
关注我们,每天分享更多精彩太极资讯!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www.cntjq.net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太极拳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图文
首页|太极号|网站地图|提意见

客服电话:0391-3820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