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旺大师印象

2010-04-24 00:59  天平 韩非  



    陈小旺大师是我十分尊敬、十分仰慕的国际太极拳大师。2010年3月,陈小旺大师在百忙之中回到家乡温县授拳,作为记者,我对大师的授拳过程、日常生活、家乡情怀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采访。我希望能够通过我笨拙而仓促的笔描写出大师德艺双馨的博大情怀…… 


    作为陈氏太极拳第十九氏正宗传人和太极拳“四大金刚”之一的陈小旺大师,胸怀锦绣、技艺高超、德高望重,在世界各地享有崇高声誉。而长年旅居海外授拳的陈小旺大师也时刻不忘故乡情、故乡人,今年3月份,他回到家乡温县,教授太极拳,约见老朋友。

     见到陈小旺大师时,他正在陈家沟太极拳学校演武大厅专注的授拳。只见陈小旺大师站在由两张桌子搭成的简易授拳台上面,带头做着示范动作。台下的弟子们跟随着陈小旺大师习练着太极拳。


       陈小旺弟子许春来说:这次陈小旺师傅来,我们是本着提高自己的拳技而来的。 我感到陈小旺师傅的拳技很高超,他教我们的时候也很耐心,从拳理、拳法上讲得很透彻,以前我们在很多地方有些懵懂,通过这次陈小旺师傅的指点,使我们在拳理、拳法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NextPage]


       在教拳的课余时间之外,陈小旺大师还会给弟子们讲许多关于人生的话题。陈小旺大师教导弟子说:"我教你们练拳,不是要你们当一介武夫,相对于练拳来说,练“心”更为重要。我在外地授拳已经有二十多年了,看到现在很多人心理疾病占很大成份,太极拳是以阴阳学说为理论根据的,这个阴阳哲学思想呢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练心的东西是无形的,看不见的,但他和练身这个有形的东西是一个道理,保持心理的平衡比保持身体的平衡更重要。

       正是在这样的心理作用下,每次练拳或者授拳时,陈小旺大师就会情不自禁的忘掉周围的环境,专心致志的练拳或授拳。

       作为一位享誉中外的太极拳大师,陈小旺对太极拳有一个很深的感悟。他认为,阴阳哲学思想是文化的核心,太极拳则是其中的一朵奇葩。

       相对于少林拳来说,太极拳的习练者要更多一些,然而太极拳武术院校却远逊于少林拳武术院校,为此,陈小旺大师多次考察、研究,从而取长补短,更好的弘扬太极拳。

[NextPage]


     在陈家沟授完拳后,陈小旺大师更愿意推掉各种应酬,前来老朋友家做客。我县著名书法家李鸿庆老师是陈小旺30多年的老朋友,每天晚上,陈小旺都会来到李鸿庆家中,喝一碗红薯疙瘩拌玉米粥,聊一聊天。谈及老朋友陈小旺大师,李鸿庆打开了话闸子,他说:“我觉得他这个人呀,一是亲和、二是真诚。虽然他是练拳的,但并不象人们印象中的那样,是一介武夫。他温文尔雅,不但武术高强,在人品上那是一般人不能比的。除此之外,陈小旺大师还对老朋友关爱有加。有一次中央台来陈家沟为他拍摄节目,当时我和陈小旺大师都在场,他对我非常照顾,比如下楼梯时赶快扶着我,特别的让我感动。”

       陈小旺每天晚上前来李鸿庆老师家里做客,不仅仅是为了叙旧,更多的则是探讨书法艺术。陈小旺大师不仅拳术精湛,其书法作品也是刚劲有力、自,李鸿庆老师作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在书法这方面,他们之间有很多共同话题。


        在李鸿庆老师的书房,陈小旺大师在审阅着自己几天前亲自写下的书法作品。对于自己的书法作品,陈小旺同样是精益求精,看到不满意的作品就随手扔掉,以保留最佳作品。有人说,陈小旺的书法作品,是在纸张上练拳;而陈小旺练拳时,又是在地上大写着书法作品。陈小旺在谈到自己写字的感觉时说:“我在写字的时候象打拳一样,而在打拳时虽然手上没有拿笔,但和写字一样,书画与武术互为一体,都是相通的。”

       在国外授拳的过程中,陈小旺大师还时常会义卖自己的书法作品,其目的就是为了修建位于陈家沟的陈长兴纪念馆。陈小旺弟子张见说陈老师写的字在世界上被称为“太极体”。

       在国外授拳的日子,陈小旺深怀对家乡的无限感情,不管走到哪里,都要把温县的文化、把太极的文化带到哪里。

        陈小旺之侄陈自强评价伯父是一个思乡的人,他对温县、对陈家沟有着很深的情意,无论身在哪里都要把温县的风土人情带到哪里。

       光阴似剑,日月如梭。如今,陈小旺大师已68岁高龄了。对于一位长年旅居海外的老人来说,他的思乡情结日益浓厚。他计划逐渐减少国外的培训班,而在家乡多呆一些时间。

       与此同时,陈小旺大师还在陈家沟成立了陈氏太极拳陈小旺基金会。如今,陈小旺基金会首批善款已捐助了陈家沟村中的六个困难家庭。大师的心中还有一个乡村情结。大师希望这次成立的基金会能够为陈家沟的建设出一份力,希望在众乡邻的齐心协力下将陈家沟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小康村。

微信公众号:cntjq_net
关注我们,每天分享更多精彩太极资讯!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www.cntjq.net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太极拳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图文
首页|太极号|网站地图|提意见

客服电话:0391-3820890